“汽车三包”周年考 93%车主不了解
2014-10-11 08:45:28 来源:石家庄新闻网
售后国标或解“汽车三包”落地难
在《家用汽车产品修理、更换、退货责任规定》(以下简称汽车三包)实施一周年之时,规范汽车售后服务的另一项相关政策也正在加紧制定之中。 日前,中国标准化研究院党委书记兼副院长王宗龄透露,“目前售后服务标准体系正在研究制定中,这一标准有望在2015年正式出台。”
9月底,为了规范我国汽车售后服务,贯彻包括“汽车三包”在内的相关规定,交通部、商务部、公安部等相关部门联合出台了 《关于促进汽车维修业转型升级提升服务质量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意见》旨在规范汽车售后服务领域的维修板块,汽车售后服务标准则将规范的重点放在服务程序方面。
售后服务国标将出台
正是由于目前我国汽车流通领域存在服务不规范的行为,制约了“汽车三包”效力发挥最大化,也制约了汽车售后服务的发展。
资料显示,2013年中国汽车售后服务市场规模已超过4500亿元,预计2015年将超过7660亿元,但是,售后服务在汽车销售额中所占的比例仍相对较低。在国外成熟的汽车市场销售额中,配件占39%,制造商占21%,零售占7%,服务占33%。而在国内,配件占37%,制造商占43%,零售占8%,服务仅占12%,约为国外这一比例的三分之一。
在这一现状下,很多汽车服务商难以提供高标准的售后服务。对此,王宗龄介绍,“目前中国标准化研究院与中国汽车流通协会正在合作制定中国汽车售后服务标准,规范汽车售后服务领域。这一标准将于今年底之前完成初稿,有望明年正式对外公布。”
一位行业协会相关负责人透露,“目前中国标准化研究院与中国汽车流通协会已经完成了首次沟通,但是这项工作目前还未立项,未来立项并完成制定之后,将以国家质检总局的名义对外正式发布。”中国汽车流通协会副会长刁建申则进一步表示,“该标准是一个最低标准,各个(汽车)品牌可以在此基础上根据自己的需要,制定更高的标准。”
据了解,汽车售后服务标准的制定,并不是我国首次着手规范汽车售后服务市场,推动“汽车三包”政策落实。今年9月,旨在规范售后服务修行板块的《意见》就已经公布。
《意见》指出,为了贯彻包括“汽车三包”在内的相关规定,汽车生产及其授权销售、维修企业(包括进口汽车经营企业)应告知消费者按照使用说明书要求正确使用、维护、修理汽车产品,不得限制、干预消费者自主选择维修企业和维修服务,不得以汽车在三包期限内选择非授权维修服务为理由拒绝提供维修服务。
非中规车“三包”责任险试水
目前的进口车市场上,各种规格的车辆可谓鱼龙混杂。同样一款车可能会有中规版、欧规版、美规版和中东版等等不同的规格。在三包实施一年后,时值国内各行业反垄断调查不断深入和《汽车品牌销售管理办法》加紧修订之际,国家质检总局也酝酿将平行进口车辆纳入汽车三包范畴,以杜绝违反三包规定的事件发生。
来自中国汽车流通协会汽车工作委员会的统计显示,2013年我国非中规车进口量约为8.3万辆。尽管这一数字仅占国内进口车总量的8%,但是进口金额却占进口车总金额的12%。而高居不下的投诉率,也引发了相关部门的高度关注。
“从我们监测的数据来看,近两年消费者对进口改装车(非中规车的一部分)的投诉率居高不下,约为33%左右,投诉的重点主要在售后领域。”日前,在“平行贸易进口车规范发展论坛”上,国家质检总局质量管理司质量处处长巫小波表示。
“未来,对于平行进口模式进口的车辆,对于三包有效期和保修期都将有统一要求,同时统一三包凭证和建全三包服务网络。在后续监管过程中,如果发现经销商没有履行三包相关责任,我们会将其列入黑名单。建立黑名单后,对于经销商经营的3C证书等检验证件,我们会严加检验,并加大执法力度。”巫小波表示。
这或许意味着,以平行进口模式进口的非中规车辆,将成为国内三包责任险的试点领域,而未来信托保险商建立的社会服务体系也将在汽车消费领域逐渐出现。行业协会相关负责人表示,“通过一系列相关政策的出台,不仅将推动 ‘汽车三包’更好地执行,而且这也是规范日渐扩大的售后服务市场的需要。”
【相关新闻】我国汽车后服务业将迈向细分时代
交通运输部、国家发展改革委等10部门日前联合印发《关于促进汽车维修业转型升级 提升服务质量的指导意见》,一系列举措剑指4S店等行业垄断顽疾的同时,“鼓励连锁经营”等新提法让中外投资者看到中国偌大汽车后服务市场的潜在商机。
不久前,全球信息服务提供商国际商业机器公司(IBM)携手国内新兴民营汽车专业后服务连锁机构——轮库在北京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双方将全面合作在国内打造不同于4S店、以轮胎服务为主的新型汽车后服务连锁业态。
对国内汽车消费者来说,4S店的高大贵且不透明、路边修车店的脏乱差,国内汽车维修业水平的参差不齐,都为汽车后服务市场的细分带来机遇。
北京轮库汽车服务连锁董事长梁子强介绍,从国外发展经验看,汽车售后服务市场通常会经历小店——综合性大店——细分服务等发展阶段。
此次十部门意见明确提出,要充分运用物联网技术,建立汽车维修配件追溯体系,保证配件供应渠道公开、透明,实现汽车维修配件可溯源、可追踪,消费者合法权益受到损害时可追偿、可追责;鼓励发展第三方的汽车维修配件认证机构,强化配件质量和信誉保证;鼓励连锁经营,促进市场结构优化等。
【媒体酷评】别让“汽车三包”成鸡肋
不可否认,“汽车三包”对制造商提升产品质量、经销商提高售后服务质量有一定促进作用,但由于在实施过程中出现的种种问题,使它距离当初设定的目标还有很大差距。很多人认为,“汽车三包”实属“鸡肋”,食之无味,弃之可惜。缘何历经十年,千呼万唤始出来的法规会处于如此尴尬地位?笔者认为,主要由以下四方面原因造成。
一是法规条款不够细致,操作性不强。诸如非4S店保养车辆能否享受三包、如何界定经销商和厂家的责任、故障原因谁来确认、具体退车流程和标准,以及退车之后所涉及的车辆购置税、消费税、车船税、进口关税等相关税费问题的处理等一系列问题,“汽车三包”都没有作出明确的规定,从而使其在落实过程中备受争议。
二是缺乏独立、公正的第三方鉴定机构。消费者在汽车维权上长期面临的举证难、鉴定难问题,并未得到真正有效的解决。
三是消费者对“汽车三包”不熟悉。由于消费者对条款的理解存在偏差,经销商在其购车时也未给予明确讲解,从而导致维权时纷争不断。
四是监管力度不够。从目前的现状看,即使厂商和经销商不认真执行,也没有任何惩罚和约束机制,这就造成很多厂商对此并不重视,消费者权益自然无法得以保护。
推荐内容:
- ·迎国庆交警说安全 保畅通车主做承诺 (2011-09-27)
- ·司机涂改车牌照 路遇车主是交警(2012-06-07)
- ·温州醉酒男子砸车 啃伤女车主脸(2012-06-29)
- ·为避摩托撞伤人摩托车主也担责(2012-06-30)
- ·广州限牌后车主需自付200元公证费引敛财质疑(2012-07-07)
最新文章
- ·为了大家的“菜篮子”、“米袋子” 他
- ·懂反侦查也没用 天上有双“眼睛”在找
- ·石家庄最新公告:取消尾号限行、部分交
- ·凌晨,拿下四辆“百吨王”!
- ·“赣”胆“湘”照,真情永“冀”!还有
- ·天寒地冻的深夜,这十几人为何在高速公
- ·今天起,石家庄有序恢复违法处理和车驾
- ·疫情防控期间还酒驾, 你们是咋想的…
- ·疫情防控期间还酒驾, 你们是咋想的…
- ·省交管局发布2021年春运交通安全提示
- ·馆陶交警深入辖区运输企业进行安全检查
- ·馆陶交警再战疫情 全力以赴筑牢抗疫防
- ·馆陶县交巡警大队利用橱窗开展道路交通
- ·邯郸市馆陶县交巡警大队全面启动高速口
- ·邯郸市馆陶县交巡警大队开展“减量控大
- ·男子酒驾被邯郸市馆陶交警查处
- ·2月1日起“学法减分”上线,驾驶人可在
- ·今年春运,如何通行河北高速?
- ·能见度不足10米,交警巡逻靠导航……请
- ·全省公安交管部门全力做好疫情防控期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