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关于我们

首页 > 资讯 > 权威发布 > 正文

声音 | 将为民改革进行到底

2018-08-09 10:03:20  来源:公安部交通安全微发布  

盛夏之际,“放管服”改革的最新“大礼包”重磅登场——日前,公安部部署进一步深化改革、提升交管服务便利化,公布了简捷快办、网上通办、就近可办等20项交通管理改革新措施,自9月起全面推行。

出行是基本的民生,更加优质高效的交管服务是人民美好生活的题中之义。细观此次交管改革,从申请材料四个减免,到18类业务一证即办,从实行车辆全国“通检”,到驾驶证省内异地申领,围绕“马上办、网上办、就近办、一次办”,诸多改革举措诚意感十足,含金量十足,积极回应了群众的呼声期盼,自然会赢得群众的衷心点赞。

事实上,交管改革一直在路上。近年来,车检、驾考、号牌、事故快处快赔等一系列改革不断取得新进展,推动交管服务发生了前所未有的新变化,给广大人民群众带来了实实在在的获得感。这背后,则是一场从理念到体制的深刻变革,是一场刀刃向内的自我革命。随着“放管服”改革日益进入深水区,要啃的硬骨头越来越硬,要涉的险滩越来越险,交管改革能够继续向纵深推进,凸显出改革为民的初心和一抓到底的决心。

利民之事,丝发必兴。新时代新挑战下,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确保“放管服”改革与时俱进、真正惠民,成为新的改革课题。“放”和“管”是手段,“服”是内核,放得下、管得住,最终是为了做好提升服务这篇大文章。应当看到,交管部门在提升公共服务方面还有巨大潜力可挖,还能实现更大作为。努力的方向,就是加快从管理向服务的转变,以敬民之心行简政之道、开利民之门,以服务质量水平的攀升换取人民幸福指数的提升。

将为民改革进行到底,必须秉持宗旨意识。践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这一根本宗旨,是做好“放管服”改革的基础。交管工作点多面广,直接面向广大群众,与百姓出行息息相关。“服”就要全心全意地“服”,不怕难、不避险、不嫌烦,将服务理念体现在各个工作环节、各项业务流程之中,建立以群众认不认可、满不满意为指针的反馈和改进机制,从部门“端菜”变为群众“点菜”,向着便捷高效、公平可及的要求继续迈进。

将为民改革进行到底,必须坚持问题导向。改革是由问题倒逼而产生,又在不断解决问题中而深化。从群众的痛点、堵点、难点出发,才能使改革准确地指向问题。例如已经推行的车检改革,通过私家车6年内免检、省内异地检车以及政府部门与检验机构脱钩、加强对检验机构监管等多项举措,让曾经饱受诟病的“检车难”得到有效治理,就是直面问题、解决问题的生动体现。在下一步工作中,还需进一步聚焦问题,一边防止老问题反复,一边研究新问题对策,做到有的放矢、精准发力。

将为民改革进行到底,必须夯实制度基石。法治的一个重要着力点是建章立制,以既定规则告诉人们哪些可为、哪些不可为,以及如何为。推进改革要靠制度。例如,建立清单管理制度,划清权利和责任,主动接受社会监督;建立督查问责制度,确保各项便民举措不走样、不落空。巩固改革成果同样要靠制度。目前,在改革大框架下,各地交管部门探索出了各具特色的便民服务举措,如流动车管所、“一号窗口”等,其中一些经验做法颇具借鉴意义和推广价值,可以在实践中继续完善,上升为长效机制乃至制度。

将为民改革进行到底,必须激发创新活力。近十年间,群众办理车驾管业务量翻了8倍,超过6亿笔,几何级数增长的需求与有限警力资源之间的矛盾更加突出,依靠人力堆叠必然让改革走入死胡同。改革成功的关键既在于顶层设计,也有赖于基层创新。运用“互联网 +”思维,通过微博、微信等平台设立24小时办事窗口,已经成为各交管部门行之有效、群众拍手欢迎的做法。未来,还需更广泛地激发基层创新热情,用足用好高科技手段,把交通管理同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新技术深度融合,为改革提供新的动力源。

为民不设终点站,改革没有休止符。“让群众少排队”“让群众少跑腿”“让群众少填表”,这些承诺要以改革来兑现,改革实效最终要由人民来评判。我们期待,交管领域的“放管服”改革不断拿出实招硬招新招,将各个服务细节打磨得更到位,将服务做到百姓心坎上,让改革更走心、服务更贴心。

责任编辑:乐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