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关于我们

首页 > 安全 > 安全提示 > 正文

买车用车最八大忽悠 你一定也被忽悠过

2014-12-15 10:15:38  来源:交通646  

买车用车,总有人忽悠你,忽悠来忽悠去,无非是想让你多掏腰包出点“血”。传播这篇文章,远离那些大忽悠,朋友们会感激你的。

ABS能缩短刹车距离

被忽悠的后果:没不良后果

首先,这句话并没有全错。ABS在大多数情况下,可以缩短刹车距离。但是你不能把ABS当成一种缩短刹车距离的东西来看待,它的首要作用是防抱死,抱死就是车轮不能转了,和车子成了一体,你打方向也不管用,车子要侧滑。ABS能把车轮控制在“将滑未滑”的状态,在干路面和一般湿滑路面,是制动效果最好的状态,所以刹车距离确实能缩短。但是在沙石路面,抱死比不抱死刹车距离更短。不是我瞎编,有人试验过。

后驱车操控性能更好

被忽悠的后果:为用不到的特性买单

后驱车只是能漂移罢了。如果你认为漂移就是操控性,那算我没说。

车越重/越硬/钢板越厚,越安全

被忽悠的后果:买车就像买菜,看斤秤

有人拿极端状况举例:大卡车和小轿车相撞,永远都是小车被KO。可是你的重、硬、厚到不了大卡车那个程度。20年前的后驱大轿子,都是重、硬、厚,但缺少主动安全辅助系统,易失控产生侧面撞击,重、硬、厚就毫无意义。即便是正面撞击,一个是整个前部溃缩发动机落地而乘员舱完整,一个是前部完整而乘员舱溃缩,哪个有意义?当然重硬厚不代表安全,轻软薄更不是就代表安全,有些此类文章是为自己的偷工减料找理由的。别看广告,看疗效。

使用轮胎/内饰光亮剂,既漂亮还有保护作用

被忽悠的后果:被熏了还老化了

为防止腐蚀橡胶、塑料,光亮剂之类产品的成分本应该是稳定的硅油之类,但生产这些东西的小厂如过江之鲫,无人监管。带芳香的更不靠谱,根据相似相溶的原理,化学品对塑料制品更可能有腐蚀老化的作用,对你的肺也是。

螺栓上紧,皮带上紧,一切都上紧

被忽悠的后果:可能很严重

日本的修车工在上各种螺栓的时候都会用扭力扳手。我们4S店的师傅很可能不跟你费那个劲,路边摊更是拧紧就行,有时候还站到扳子上踩踩。有种东西叫应力,会导致金属疲劳断裂。轮圈碎裂车辆失控,正时失效发动机报废,都有可能源自小小的螺栓。

经常抛光打蜡,对车是真爱

被忽悠的后果:越打越不亮

抛光打蜡,就是研磨,磨掉一层少一层。

高标号汽油,更是真爱

被忽悠的后果:多花钱

汽油标号是辛烷值,是标定汽油的抗爆性的,不是清洁度或者热能值或是其它。压缩比高的发动机应该用高标号汽油,反之根本不必要。你烧机油或者车没劲都不是因为它。

验车前要搞个大清洗,包括发动机舱

被忽悠的后果:适得其反

就像考试前用功、体检前减肥一样,有人习惯验车前彻底洗车。洗洗外观内饰也就罢了,发动机盖也要打开冲冲。笔者多年前某辆车的分电器就被冲短路了,四缸变三缸。现在的汽车虽然大部分没有分电器这种低科技的玩意儿了,但是还是有很多不宜沾水的电路,以及进气口,要不然越野车怎么会有“涉水深度”这一指标呢?抹布擦擦得了。

责任编辑:王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