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关于我们

首页 > 安全 > 事故预警 > 正文

隆化警方侦破“10.29”重大交通肇事逃逸案

2013-12-09 14:40:47  来源:河北公安交管网  

(通讯员 张励 李响)10月29日晚6时29分,隆化县公安局110指挥中心值班电话突然骤响,有群众报案称:在承围公路隆化县张三营镇二道河路段有一名行人被车辆碾轧,其头部已经被轧烂。110指挥中心立即通知交警大队张三营中队民警迅即赶赴现场进行初期处置,同时要求县交警大队事故科火速出警。接警后,大队主管事故处理工作的领导带领事故勘查员极速赶往事发现场,并向县公安局副局长、交警大队长王合汇报了警情。

案发 现场惨烈

最短时间内,先期到达的张三营交警中队民警已经将事故现场严密封锁起来,道路呈半封闭状态。随即,侦技人员也驰入现场,现场勘查工作随即展开。事故现场充满血腥:道路呈南北走向,死者尸体横卧在机动车道线东侧,下半身完好,上半身血肉模糊,头部已被轧烂,面目全非。黑红的血液混合着脑组织碎块戗溅成一片,空气中弥漫着血腥……

细心的侦查员发现:尸体由南向北有遭到撞击后拖移的痕迹。从尸体的外表看,死者为男性,穿着完好,在尸体边上遗落着一个绿色军用挎包,从死者的衣兜和挎包内都没有找到能证明死者身份的证件。

民警们的思维犹如高速计算机一样紧张地进行分析判断:根据死者伤情及现场情况,应为交通肇事至被害人死亡案件,且被害人尸体遭到车辆碾压。勘察灯强光照射之下,民警们迅速开始以尸体为中心,辐射向四周搜寻,力争从中发现蛛丝马迹。很快,距尸体南、北、东侧以及东侧的路沟内都发现了散落着的肇事车辆保险杆银白色碎片,这更加坚定了民警们对案情的性质判定。

细心的民警又发现现场除了血迹外,在尸体旁边还有由南向北连续的滴状液体,一致延续到距尸体北几十米远处,最终形成一个片状的液体痕迹。民警们初步判定此为机动车受损后滴漏的防冻液……

没有目击证人、肇事车辆逃逸、死者身上无可以证明其身份的证件、手机等,短时间内死者身份难以查明。破案难度陡然增加,办案民警面色凝重。

研判 全警出击

县公安局副局长、交警大队长王合,教导员陈永闻讯后也迅速赶到现场,并将基本情况向县公安局局长宣国锋进行了汇报。宣局长指示:立即整合警力,成立专案组,尽早破案。按着指示,民警们连夜组织召开会议,分析案情,确定侦查方向。

根据现场遗留的肇事车辆保险杆银白色碎片初步分析,肇事车辆是一辆小型客车。

从案发现场路况分析,肇事车辆是由南向北,如果外逃,路径有四:一是沿254省道向北,经隆化县的张三营、唐三营两镇向围场方向;二是经张三营镇折向西,奔隆化县的庙子沟、白虎沟、步古沟方向;三是经张三营镇折向东,奔隆化县的偏颇营乡方向;四是原路折返,奔汤头沟镇、隆化方向。目前首要任务是防止犯罪嫌疑人外逃,指挥部命令张三营、汤头沟、步古沟、隆化镇等中队民警,迅速出动,在嫌犯可能出逃的四个方向道路设卡拦截。

当晚,现场勘查组、周边排查组、视频分析组数十名民警,在前线指挥部的指令下,分别以案发现场为中心向四周同时辐射推进,力争在最短的时间内,查出有价值的破案线索。

周边排查组迅速以案发现场为中心,走访临近街面的商家、居民,寻找目击者和查找尸源;

视频分析组在县局指挥中心监控技术人员的配合下,根据肇事车辆行驶方向迅速到前方的张三营、唐三营和围场等地监控卡口调取录像资料,获取肇事车辆的相关信息;

现场勘查组继续对现场遗留物等进行比对分析,固定物证。

一切都在有条不紊地进行着。经过走访,一条消息令民警精神大振:约晚上6点30分左右,在张三营科技园附近路面,有一辆红色的带有银白色保险杠的面包车,驶到现场附近后,突然踩了一下刹车,车辆亮起了尾灯,减速后,停在了靠右边的道上了,且车旁边地面上似倒有一个黑东西。警方根据这条信息及现场分析初步断定:红色的带有银白色保险杠面包车最有嫌疑。

警方立即调整警力,全力查找红色面包车车型的可疑肇事车辆。

此时已近凌晨┈┈

10月的塞北隆化,已经是寒风冽冽,夜晚气温已经降至零度以下。民警们冒着寒冷和饥饿,彻夜未眠地奔波于伊水两岸……

责任编辑:晓蔚
上一页 1 2 下一页